重阳_重阳节_老人节

冬至古诗欣赏

发布时间:2017-4-30 15:00:14   点击数:

冬至

明天就是冬至啦!冬至又称“冬节”、“贺冬”,是传统的二十四节气之一,也是八大气象节气之一。这一天,太阳直射地面的位置到达一年的最南端,几乎直射南回归线,这一天也是北半球白昼最短、黑夜最长的一天。

冬至大于年

早在古代,人们就很重视冬至这一天,北方人到这一天往往都要吃饺子,而南方人则要吃汤圆。传统的习俗虽然因为地域差异有所不同,但对它的重视是一样的,甚至于还有“冬至大于年”的说法。由于这一天的特殊,所以古代诗人们也留下了很多优美的诗词作品。

邯郸冬至夜思家

〔唐〕白居易

邯郸驿里逢冬至,抱膝灯前影伴身。想得家中夜深坐,还应说着远行人。

解读

这首诗大概是所有冬至诗最为人所知的。冬至的晚上本该合家团圆,自己却孤身一人在遥远的外地,这首诗可以说和王维名作《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有异曲同工之妙,有趣的是,王维那首诗是写在另一个佳节——重阳节之际。佳节的气氛往往给游子带去更多的乡愁吧。

冬至

〔唐〕杜甫

年年至日长为客,

忽忽穷愁泥杀人。江上形容吾独老,

天边风俗自相亲。杖藜雪后临丹壑,

鸣玉朝来散紫宸。心折此时无一寸,

路迷何处见三秦。

解读

这是诗人杜甫晚年写的一首诗,“年年至日长为客,忽忽穷愁泥杀人。”“江上形容吾独老”,当时的穷困潦倒可想而知!杜甫自安史之乱离开长安后,一直想回去,可惜最终未能成功。“路迷何处见三秦”,诗人自己大概也感觉有生之年无法再回去了。写完这首诗三年后,杜甫就在颠沛流离中与世长辞了。

冬至夜作

〔唐〕韩偓

中宵忽见动葭灰,

料得南枝有早梅。四野便应枯草绿,

九重先觉冻云开。

阴冰莫向河源塞,

阳气今从地底回。不道惨舒无定分,

却忧蚊响又成雷。

解读

韩偓这首诗有种特别的凄凉,而且似乎忧心忡忡。当时,唐王朝已经日薄西山,宦官奸臣专权,这首诗最末一句大概就是一种隐约的嘲讽吧。

冬至二首

〔宋〕陈与义

少年多意气,老去一分无。闭户了冬至,日长添数珠。北风不贷节,鸿雁天南驱。乌帽亦何幸,七日守屋庐。石炉深炷火,撩乱一榻书。只可自怡悦,不堪寄张扶。

人生本是客,杜叟顾未知。今年我闻道,悲乐两脱遗。日色如昨日,未觉墉阴迟。不须行年记,异代寻吾诗。东家窈窕娘,融蜡幻梅枝。但恐负时节,那知有愁时。

解读

陈与义是个性情耿介高直但特别古板的人,他的诗也总是写愁写穷,不过冬至毕竟是个佳节,所以诗人也“自怡悦”了一下。陈与义的诗写得很晦涩,不过这两首还算平白,当时大概真的很高兴吧。这首诗大概是所有冬至诗最为人所知的。冬至的晚上本该合家团圆,自己却孤身一人在遥远的外地,这首诗可以说和王维名作《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有异曲同工之妙,有趣的是,王维那首诗是写在另一个佳节——重阳节之际。佳节的气氛往往给游子带去更多的乡愁吧。

湖南江西道中十首(其四)

〔宋〕刘克庄

去年冬至投僧寺,

今岁阳生宿店家。独夜无人堪晤语,

青灯相对结寒花。

长至夜起坐忆家

〔明〕王世贞

一枕乡山路未真,

篝灯起坐独伤神。

天心肯傍微阳转,

物色从争朔气新。久客爱听初减漏,

唤班羞作未归人。

江南两地俱愁寂,

总向天涯话病身。

解读

这两首诗可以和白居易那首对照着看。虽然时代不同、地域不同、人物不同,乡愁是穿透时空长久存在的。

《严校长的故事》

思想引领未来

识别







































好的白癜风专家
北京看白癜风哪里医院专业


转载请注明:http://www.youyuanedu.com/xgcs/5948.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