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重阳_重阳节_老人节 >> 重阳活动 >> 疁城文博第二版文物天地
黄渡有座彩虹桥
□陆琰
我国地域广阔,散见于各地的桥梁不计其数,因桥形似垂虹,故古人常把桥比作虹。以虹桥命名者甚众,仅在上海地区就有云虹、飞虹、西虹、长虹、南虹、彩虹、瑞虹等以“某虹”为名的不少古桥。仅以“虹桥”命名者也颇多,今浦东、松江、青浦地区都曾有过,而位于今市区西部的虹桥甚至已经作为上海市西部一个重要地标,成为了开发区乃至机场、火车站的地名而享誉华夏。
当然随着城市化的发展,多数古桥早已消失无踪,有些仅存地名,有些则连地名都已不见。难能可贵的是在城市化发展的上海,至今市郊仍有着四座同名“彩虹”的古桥存在,这在古代遗存已稀见的大都市里,尤是难得。
这四座同以“彩虹”命名的古桥分别位于浦东、金山和嘉定地区,均为石板梁桥。
浦东的彩虹桥位于唐镇与王港两镇的界河三林浦上,是一座阶梯式单跨双拼石板桥,桥上所镌铭文较多,但由于漫漶严重,多不可识,但为众姓捐建则无疑问。地方志未见此桥的记载,但从桥的式样来看,当为民国所建。
金山的两座彩虹桥分别位于漕泾镇泾西村以及吕巷镇南塘村(南塘村现已划归廊下镇),均为三跨式石梁桥。泾西村的彩虹桥俗称洪桥,三跨双拼形制,清嘉庆四年建,光绪二年重建;南塘村的彩虹桥跨六塔港,建于嘉庆戊寅年,为三跨三拼石板桥,在乡野间以三拼为桥面较为罕见,由此可知此地自古即为交通要道。值得一提的是,该桥的东南不远处还有一座以该桥命名的“虹桥天主堂”,该堂为光绪三十年教友捐地所建,有“浦南第一堂”之誉,该教堂建筑风格十分有特色,正面看为西方哥特式,而绕到背面看则可见一个漂亮而巨大的传统江南观音兜式封火墙,可谓中西合璧式教堂建筑的典范,古桥古堂相得益彰,这般的景致在今天已实属难得。古桥的西南方向不远处原来还有一座同样以该桥命名的“虹桥庙”,只是庙宇早已不存,唯剩一株年的古银杏默默地伫立在庙前河畔。
黄渡镇彩虹桥
而嘉定黄渡的彩虹桥位于镇北,跨吴塘,亦名虹桥,为单跨响板式梁桥,具桥栏。据清咸丰年间章树福《黄渡镇志》记载为明永乐二年(年)所建。又据宣统年间《黄渡续志》载,光绪六年乡耆夏锦书(字伊声,诸生,乐善好施,赈灾荒浚淞江皆殚精竭虑,有传)、骆士堃、章光孚(字玉尹,国学生,天性孝友,镇中修理彩虹桥及设立水龙会、恤字会等皆出力甚多,光绪三十年覃恩,有传)等曾募资重修。而从实地所见来看,桥跨石板南拼外侧除所镌“彩虹桥”桥名外,东侧另有一记文为“光绪五年”,而作为南侧桥栏石的条石内侧则可见“彩虹桥”桥名及记文“乾隆五十八年仲冬”字样。由此可知该桥在年和年分别进行了重修,而光绪年间的这次重修将原本(估为断裂)的桥面石作为了桥栏杆而重制了桥面,通过对记文的研读也弥补了地方志记载中的罅漏与差池。
乡达金焘(字葆和,号竹庄,乾隆庚子举于乡,庚戌尝试礼部,以荐卷取中书)曾作《虹桥村居》云:“虚堂生清风,心期不在远。人各爱其庐,吾亦寄高蹇。桁上少悬衣,床头五千卷。万象罗心胸,三古足流缅。篱下花荣澹,林间鸟声善。欣然与之偕,两忘不能返。”不知诗中的虹桥村是否就是今天彩虹桥所在的罗家村,但想来那时的虚堂今已难见,倒是在桥畔尚有一幢近百年历史的金氏老宅,传统歇山式样让其在众多的现代建筑中显得尤为古朴而不同,连同宅前那口同样有着近百年历史的“济生井”(该井之典故可参见年所刊之拙作《由上海最大的井——嘉定义井济生井所想到的》),仿佛在默默诉说着往昔的岁月。
彩虹桥所跨之吴塘南受(老)吴淞江,北贯练祁塘,为嘉邑南北之通津,也为北入黄渡古镇之要道,历来为人所诵,早在宋代游君傅即有《吴塘晚泊》,诗曰:“西风吹短鬓,孤坐欲销魂。野櫂他乡客,酒旗何处村。稻随秋雨熟,水带晚潮浑。寂寞吴塘路,尘沙望眼昏。”就在彩虹桥向北数步之遥,曾建有吴塘闸,建、废年代俱无考,明正德间,御史谢琛曾建议恢复此闸,未果。清嘉庆十九年,遇久旱而水涸,乡民于此地两岸捞浅引水,曾挖出无数木桩,并留有巨石于彩虹桥北侧岸旁,疑即闸之遗迹。
而关于此桥的建造,民间还有一个动人的传说。
相传早先时这里没有桥,而河西边住着几十户人家,要到河东的黄渡镇,必须兜个大圈子,来往一次要跑许多冤枉路,实在不方便。所以,几十户人家陆续搬走,到后来只剩下一户人家。这户人家有一个美丽、聪明、勤劳的姑娘叫彩凤。
彩凤姑娘天天站在河边望着河水,发现两岸行人因此而受阻,心想这里要有座桥多好啊。有一天傍晚,雨过天晴,夕阳灿烂,忽闻天空中有隐隐约约的仙乐之声。她抬头向东南天边一看,只见七个仙女飘然而来,行至河边站住了。其中一个仙女,用手指在河面上一划,霎时,一条彩虹飞架河面,七个仙女迈步上桥,姗姗而过。此情此景,彩凤姑娘顿时开了窍。心想:我何不织条彩锦铺桥呢!主意打定,彩凤姑娘寻师访友,讨教织锦方法,她聪明好学,过目不忘,一学就会。于是她废寝忘食,整整织了三年,织成许多许多匹彩锦,就驾着小船,从河西铺到河东,再从河东铺到河西,铺了一层又一层,不知铺了多少层,一座美丽的彩锦桥终于架在河面上了。远远望去,与天上的彩虹一模一样。因为桥是彩凤姑娘一个人辛辛苦苦搭成的,所以大家叫它“彩凤桥”。又因为它和天上的彩虹一样美丽,所以又叫它“彩虹桥”。
彩虹桥搭成了,行人频繁,人们纷纷赞美彩凤姑娘的恩德。这件事情很快就传到镇上米姓财主的耳朵里,他心生歹意,立即唤了十几个帮凶,要把彩凤姑娘抢回家中,这伙人刚走上桥顶,一眨眼,彩凤姑娘不见了,米财主又气又恨,暴跳如雷,唆使喽啰,拆毁了这座彩虹桥。
彩凤姑娘哪里去了呢?据说她跳入吴塘河中,被东海龙王接进龙宫,教授龙女织锦去了;又说彩凤姑娘被七仙女接到天宫,教天女织锦去了。
人们为了纪念善良的彩凤姑娘,在原地建造了现在的这座彩虹桥。
嘉定彩虹桥是上海地区一座既有桥诗(文),又有着美丽传说的古桥,且又建造于明初(或是除松江城望仙桥及青浦章练塘顺德桥外,上海现存最古老的一座石板桥),蔚为珍贵。
艺史探幽
明天启青花墓志铭瓷板
□金晓红
嘉定博物馆新馆于年盛夏正式对外开放,新馆设有两个基本陈列:“疁城印迹——嘉定历史陈列”及“练川集萃——馆藏文物陈列”,其中馆藏文物厅中展出的明天启七年青花墓志铭瓷板虽然品相不甚精美,却引起了我的特别
转载请注明:http://www.youyuanedu.com/cyhd/1169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