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重阳_重阳节_老人节 >> 重阳活动 >> 明天重阳节,你家吃什么回望
岁月流逝,记忆渐渐模糊。而有些人,有些事,有些场景却依旧历历在目:
打的打,翻的翻,滚的滚,吃的吃,芝麻粘在嘴角或脸颊也就成了这个活动中最幽默最有趣的风景。色香味俱佳,糯软醇甜的麻糍,沁人心脾。
重阳吃麻糍
文
水静
软软的、甜甜的、香香的、暖暖的,回味无穷。
小时候每年过重阳,吃的是糍粑,它就是这样的味道。
糍粑,老家方言叫麻糍。麻糍的制作工艺相当复杂,但很有趣味。
记得母亲是这样做麻糍的。自从分田到户后,母亲就要留几分田专种糯谷,糯谷碾成糯米将够一年过节大小喜事所用,品种都是上等的圆糯米。母亲说,比起长糯米,圆的黏性更好些,也相对柔软。选好圆糯米,淘洗干净,用温水浸泡两到三小时,沥干水后装入饭甑内,用旺火蒸熟,然后将熟米饭趁热倒入石臼里,邀几个力气好的汉子用木锤捣烂,再掏上来搓成圆条扎成一个个小球凉在事先准备好的铺满芝麻糖的摊箕上,然后来回滚动糯米球,直至白色糯米球变成黑或白的“芝麻球”为止。迫不及待夹一个往口中一塞,那种感觉,如果用几个字形容的话,就是“暖、软、香、甜、爽”,一种特别的满足感油然而生。
麻糍对制作技术要求很高。首先,糯米浸泡的时间和水温有讲究。浸泡不好对后面“蒸”的程序有影响,没有按照要求浸泡,蒸出来的糯米饭熟透程度不确定又会影响后面的工序及质量;第二,蒸糯米的器具和火候很重要。一般都用杉木做的饭甑,透气、出气均匀,饭粒倒出来热腾腾会分颗粒,不会很粘手;第三,打麻糍时的力道和技巧更重要。一般情况下,要先凉一点白开水或备一小盏茶油,一个人趁热打,一个人手沾凉水或茶油不停翻动,不然等米饭凉了就硬了,翻不动也打不细;第四,滚芝麻的速度要快,等弄好的糯米球也要趁热沾芝麻糖,要是凉了也粘不了,又要重新蒸热,但后面弄的往往没有第一次直接做上桌的好吃。正因这些,过节打麻糍吃麻糍便成了皆大欢喜、其乐融融的活动。
打的打,翻的翻,滚的滚,吃的吃,芝麻粘在嘴角或脸颊也就成了这个活动中最幽默最有趣的风景。色香味俱佳,糯软醇甜的麻糍,香味沁人心脾。
多年没吃上父母打的麻糍了,自从离家后,那种味道就没再尝过。
年10月20日
重阳节快乐!
赞赏
人赞赏
法国敏白灵白斑医院有哪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