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重阳_重阳节_老人节 >> 重阳起源 >> 明天重阳节听听佛陀说孝道1093期
九月初九重阳节,早在战国时期就已形成,到了唐代被正式定为民间的节日,此后历朝历代沿袭至今。佛教认为孝道分为世间及出世间两种:“世间之孝,一者承欢侍彩,而甘旨以养其亲,二者登科入仕,而禄以荣其亲,三者修德励行,而成圣成贤,以显其亲,是则世间之所谓孝也。出世间之孝,则劝其亲,斋戒奉道,一心念佛求愿往生,永别四生,长辞六道,莲胎托质,亲觐弥陀,得不退转,人子报亲,于是为大。”
目连救母孝亲报恩
地藏菩萨孝道为先
佛陀如何报答亲恩《佛说父母恩重难报经》白话文目连救母孝亲报恩
释迦牟尼佛的十大弟子之一目犍连得到神通后,想报答父母的养育之恩,他用天眼观察,看到已逝去的母亲在鬼道中受苦,瘦得皮包骨头不成人形。
目犍连十分伤心,于是用钵盛饭,用神力送给母亲吃,但是饭刚送到他母亲手中,尚未入口即化为灰烬。
目犍连无奈,请求佛陀帮助救拔母亲。佛陀说:“你母亲罪孽深重,你一人救不了,要靠十方僧众的力量才行,你要在七月十五日众僧结夏安居修行圆满的日子里,敬设盛大的盂兰盆供,以百味饮食供养十方众僧,依靠僧众的力量,救出你的母亲。”
目犍连依佛陀所授,母亲真的脱离了饿鬼道。
佛陀说:“今后凡佛弟子行慈孝时,都可于七月十五日时,佛欢喜日,备办百味饮食,广设盂兰盆供,供养众僧,这样做既可为在生父母添福添寿,又可为已逝的父母离开苦海,得到快乐,以报答父母的养育之恩。”
地藏菩萨孝道为先
地藏菩萨,最初学佛,身为长者子,因见师子奋迅具足万行如来,相好庄严,而发心:“尽未来际,不可计劫,为是罪苦,六道众生,广设方便,尽令解脱。”求证佛身。但行菩萨道时,于觉华定自在王如来像法中,身为婆罗门女,因母信邪,不敬三宝,堕在恶道,而思挽救:“遂卖家宅,广求香花,及诸供具,于佛塔寺,大兴供养”。承佛慈力加被,知亡母堕在无间地狱受苦,即“为母设供修福,布施觉华定自在如来塔寺”,不但亡母得脱地狱之苦,连当时在无间地狱中,所有罪苦众生,同时俱得超生。便于觉华定自在王如来塔像前,立弘誓愿:“愿我尽未来劫,应有罪苦众生,广设方便,使令解脱”。(见地藏经忉利天宫神通品)又于无量阿僧祇劫前,有一生,在清净莲花目如来像法中修行,名字光目,秉性孝顺,为救亡母堕落恶道及短命之报;于佛像前发弘誓愿:“却后百千万亿劫中,应有世界,所有地狱及三恶道,诸罪苦众生,誓愿救拔,令离地狱,恶趣,畜生,饿鬼等,如是罪报等人,尽成佛竟,我然后方成正觉。”(见地藏经阎浮众生业感品)地藏菩萨,所以发如是弘愿,主要原因,是基于孝道。可以说:孝道是激发地藏菩萨发弘誓愿的主要原因;孝道是促使地藏菩萨累劫报亲恩的原动力;孝道,亦是地藏菩萨,长住生死,永劫度生,不取佛道的本愿;无量劫来,皆以孝道自行化他。如地藏菩萨,对大辩长者言:“阎浮众生,若能为其父母,乃至眷属,命终之后,设斋供养,至心勤恳,如是之人,存亡获利。”是正面劝人实践孝道。地藏菩萨,对摩耶夫人说:“若有众生,不孝父母,或至杀害,当堕无间地狱,千万亿劫,求出无期……。”是反面劝人实行孝道。目的在于化导众生,令知因识果,孝敬父母,止恶向善,离苦得乐。可惜众生业障深重,结恶习重,“脱获善利,多退初心;若遇恶缘,念念增益。”罪业无尽,苦恼无尽,偏劳地藏菩萨,本无尽的悲愿,实践无尽的孝道;永远在六道生死中:“上报四重恩,”长期执掌幽冥界,“下济三涂苦。”直至众生度尽,方证菩提,地狱末空,誓不成佛。可见地藏菩萨孝道之无尽。
佛陀如何报答亲恩报答亲恩,名为孝道。在古代的人,百行以孝为先,天经地义,绝无疑议。不料近代欧风东渐,人们对于伦理道德的观点,不免有了变化,竟有狂妄之徒,创‘非孝’之说。殊不知孝道为人类独具之理性,亦是人类特有之需要,此中包括了精微广大的道理。因此之故,世间法和出世间法,莫不以孝亲为至德要道。但是从表面上看,似乎有些差异:实因儒家所谓孝道,有迹象可寻;而释氏所谓孝道,专致力于根本,在迹象上则简略。有迹象可寻者显而易见,专致力于根本者晦而难明。何以故?儒者服劳奉养以安其规,所谓之孝道;立身行道,扬名声显父母,谓之为大孝。推极而论,‘战阵无勇,非孝也;事君不忠,非孝也。’举凡五常百行,无非孝道的发挥。所以《礼记》〈祭义〉上说:‘孝悌之道,通于神明,光于四海。’论孝至此,在世间法上,可谓既至且尽,无以复加了。然而儒家所谓孝道,皆显于耳目之间,人人所易见,若以佛法衡之,未免‘美哉犹有憾’。佛教唯我出家的四众,以成道利生为最上报恩之事,且不仅报答现生之父母,并报答无量劫来多生之父母,以及四生六道中之一切父母。又不仅于父母生前者当孝敬,且当度脱父母之灵识,使其永出苦海,常住正觉。所以印光大师说:‘释氏之道,晦而难明也。’本师释迦牟尼佛报答亲恩之事,更为渊深久远,不可思议。仅就经藏中尝闻的事实,略述如下:
释尊成佛以后,先度他的父亲净饭王,恐其父王对佛法不信仰,特派优婆离尊者到王宫,腾身虚空,显现种种神通;天龙八部示现种种庄严供养,以折服人间因王富贵之俗念,使其安心皈依三宝。释尊又以般若圣智,阐明世间苦、空、无常的至理。最后劝导父王和一切释姓王族,均修行净土法门,深信切愿,一心称念‘阿弥陀佛’,求生极乐世界。此次法会,父王以下立时得法眼净,证果位者甚多。
复次,释尊为报答母恩,上升忉利天宫,为摩耶夫人宣讲《地藏菩萨本愿经》,共九十日,全经十三品,详说三世因果,六道苦空,普度众生的大慈大悲,统万类而靡遗,亘古今而无尽。所以佛教门徒皆以此经为报答亲恩的唯一孝经。
上来释尊报答现生父母的恩德,可谓‘养其大体’最胜义之孝了。然当时印度外道党徒,某梵志,见阿难托钵乞食时,心怀嫉妒,毁佛法象,大肆讥讽,扬言:‘汝师瞿昙,实是恶人,适生一七,其母命终,岂非恶人耶?逾出宫城,父王苦恼,生狂痴心,迷闷躄地,以水洒面,七日方能醒悟:“云何今日失我所生?”举声大哭,悲泪而言:“国是汝有,吾唯有汝一子,云何舍我入于深山?”汝师瞿昙,不知恩分而不顾,遂前而去,是故当知是不孝。’阿难闻已,心生惭愧,乞食已,还诣佛所,合掌白佛言:‘世尊!佛法之中,颇有孝养父母耶?’释尊预知此事重大,熙怡微笑,从其面门,放五色光,遍照十方世界。诸大菩萨,齐来王舍城耆阇崛山中,敬请释尊广演《大方便佛报恩经》。大意谓:‘过去阿僧祇劫,波罗奥国王,为奸臣罗侯弑纂,并杀其二子。其第三子封国边陲,将见逼杀。遂携夫人及太子须阇提,仓猝逃往邻国,误入歧途,绝粮难行,追兵将至,意欲杀妻而食,父子前进,太子悲哀恳父零割己身。三人且食且行,将到邻国,太子身肉已尽,请父挖剔骨缝,得肉食之。子倒路傍,父至邻国,国王闻之,大为感动,立遣四兵,护王复国。中途见其太子身体形容,端正倍常,方知其至孝圣德,感动帝释,默加护祐,得复其国,立须阐提太子为王。’佛告阿难:‘尔时父王者,今现我父净饭王是;尔时母者,今现我母摩耶夫人是;尔时须阇提太子者,今则我释迦如来是。’由是一段故事,可见释尊在过去世已为一切众生故,难行苦行,孝养父母,身体血肉,供养父母。如是释尊报答亲恩之坚苦卓绝,岂为一般凡夫外道所能了解吗?后来世人每见出家四众,割爱离亲,舍家就师,辄随己意见,肆其谤言,谓为不孝父母,与荡子逆徒无异。殊不知儒家之孝,以奉养父母为先,若释氏辞亲出家,岂非不愿父母之奉养吗?绝不是的。观释尊亲定佛制:出家必禀父母,若有兄弟子侄可托,乃得禀请于亲,亲允方可出家,否则不许剃落。其有出家以后,兄弟或故,亲无依托,亦得减其衣钵之资,以奉二亲。所以长芦宗颐禅师因母无依,迎养于方丈东室,劝其念佛,求生净土。历七年,其母念佛而逝。又长安道丕禅师,父殁王事,年荒负母入华山,自辟谷,乞食奉母。旋赴霍山战场,收聚白骨,数日后,父骨从群骨中跃出,直诣丕前,乃掩余骨,负父骨而归葬。然则为释尊弟子的出家四众,究如何尽其孝道呢?父母若在,则善巧劝谕,令其持斋念佛,求生西方;亲殁,则以己读诵修持功德,常时为亲至诚回向,令其永出五浊,忍证无生,地登不退,尽未来际以度脱众生,令自他以共成觉道,如是乃为不与世共之大孝。莲池大师云:‘亲得离尘垢,子道方成就’,这已将孝亲之道于世间法广展至出世间法了。若再将行孝的对象扩而充之,则凡所修持,皆悉普为法界众生而回向之,则其宏愿尽未来际,其大孝遍诸有情,亲生父母自在其中。若以世孝互相较量,虽在小的迹象上好像不无欠缺,但约根本上来说,就可谓独能行其至大之孝。惜乎!世人不见此理者,不谓之为妄诞,便谓之为渺茫。岂知竖穷三际,横遍十方,佛眼圆见,若视诸掌。是故释尊如何报答亲恩,应作如是观。
《佛说父母恩重难报经》白话文当佛陀在舍卫国祗树给孤独园,与大比丘二千五百人及大菩萨三万八千在一起时。有一天,佛陀引领着弟子们向南直行而来,忽然发现路边有一堆枯骨,身为世尊的佛陀立刻俯身,五体投地向着这堆枯骨恭恭敬敬地礼拜。
世尊的这番举动,使得众弟子都狐疑不解,为何世尊要如此做呢?阿难尊者就合十作礼请问世尊:“世尊啊!您是三大界的导师,一切众生的慈父,为世人所诚服推崇,我们一直都深深地敬爱着您,请您告诉我们:究竟是因为那一种因缘,什么道理,竟向这堆枯骨礼拜呢?”
佛陀就以慈悲的口气答道:“阿难,你问得很好,你们大家虽然都是我的高足,而且出家修行也很久了,可是有些事情你们还是不知道哩!这一堆枯骨,可能是我们前世的祖先,或是多生以来的父母,哪有为人者不拜父母之理呢?因为这个缘故,所以我恭恭敬敬地向其礼拜。”接着又说:“阿难!现在你把这堆枯骨分为两堆,如果是男人的骨骸,它的颜色较白,份量较重;倘若是女人的骨骼,其颜色较黑,份量也较轻些。”
阿难尊者又问道:“世尊!这我就不懂了,男女在世,衣着各有不同,男人头戴风帽,身着长衫,又束着腰带,穿着长鞋,衣饰整齐,一看就知道是男子汉;女人在世喜爱涂脂粉,在身上洒香水,这一身打扮,可以看出是女人身。但是,不论男女死后都成了枯骨,没有什么差别,又如何分辨呢?”
佛陀以沉重的口吻告诉阿难:“要是男人的话,在世的时候,经常出入佛寺,听人讲解佛经戒律,恭敬礼佛、法、僧三宝,又勤念佛号,以这种善缘,死了以后,其骨骸洁白如玉,且份量甚重。若是女人在世的时候,沉溺于情爱,不知听经礼佛,以生儿育女为职事,而养育小孩,都以奶水来哺养,奶乳是由她们的血所变成,养一个小孩就要吮食八石以上的奶水,母体怎么不消瘦憔悴呢?因此女人死后,其骨骸颜色较黑,而份量上也轻得多了!”
阿难尊者听了佛陀的话,内心痛苦如刀割,忍不住落泪,悲伤饮泣地说:“世尊啊!慈母的恩德,应当如何报答才是啊!”
佛陀对阿难说:“你们且静静地听我说吧!母亲有了身孕要经过十个月,可以说备尝辛苦;怀胎头一个月,小生命犹如草上露珠,朝不保夕,摇摇欲坠,清晨所凝聚的,午后可能就会消失无踪;第二个月就像凝结的酥油一般;三个月时,仿佛是一团凝结的大血块;到了第四个月,胎儿才稍稍有了人的形状,母亲怀胎五个月的时候,胎儿的主要器官:头、两手及足也已形成了;六个月时,母腹里的胎儿六种精气也洞开了,这六精就是眼、耳、鼻、口、舌、意。七个月的胎儿,就长了三百六十片的骨气。还生出八万四千个毛孔;八个月的时刻,胎儿的头脑已近成熟、有意识、有灵性了;人身上的九个孔道也都开了:双目、两耳、两鼻孔、一嘴、肛门及尿道等。胎儿九个月的时候,在母体内双手双足是经常乱踢乱搥,有如须弥山动,使得母亲寝食难安;胎儿自受胎以后,直到呱呱坠地,其间吸食母血,转变为胎儿的营养而得生存;到了第十个月,胎儿各部器官都已逐一完成,胎儿随时准备出生;经过十个月怀胎,母亲也受足了苦楚!为了使孩儿生产顺利,母体血流成河,使胎儿能够顺血河而下,若安产时,孩儿卷手卷腿,非常顺利地产下,少有伤及母体,减少母亲不少的痛苦;若是难产的话,小手小脚乱踢乱抓,使母亲感到痛苦不堪,如干刀搅割,如万箭穿心死去活来,惨不忍睹,为人子女,莫忘母亲生你育你所受的苦楚,否则,真是禽兽不如!
经过重重的痛苦,慈母才生得爱儿,若进一步来分析,慈母至少有十大深恩:第一是母亲怀着胎儿,百般顾爱保护的恩德。第二是母亲分娩时受极大苦楚的恩德。第三是虽然为子女受尽折磨,既产得爱儿却忘了为子所受的一切忧苦的恩德。第四是为哺食爱儿,尽以美味喂儿的恩德。第五是为使幼儿安睡,宁可自己受潮受冻的深恩。第六是以乳哺儿,儿肥母瘦的深恩。第七是为儿洗涤不净,不惜玉手污染,不怕皮肉冻裂的深恩。第八是有远行,母依闾遥望,流泪想念的深恩。第九是愿代儿受苦,无限体恤爱怜的深恩。第十是慈母爱儿怜儿之心,永无休止的深恩。”以下佛陀逐条赞颂亲恩的伟大:
第一赞扬“怀胎守护”的恩德:“人身难得,经过了轮回劫数才得人身,同时又与此生的父母有缘,得以藉着母胎托生到人间来;五个月左右,胎儿在母腹中渐渐生出五脏六腑,六个月前段,六精眼、耳、鼻、口、舌、意的窍门也都开了,胎儿的重量天天增加,母亲觉得有山嶽般的沉重胎儿在母腹中乱踢乱动,使慈母觉得如同地震风灾,心惊胆颤心上一直惦念腹中的胎儿,加上身心的疲乏,也懒得打扮自己,漂亮的衣服收起来了,也很少对镜梳妆。
第二颂扬“临产受苦”的深恩:经过十月怀胎日满月足,即将分娩,每天一早母亲像是得了重病,四肢无力,每天昏昏沉沉的,尤其心里更是充满了恐惧焦急,难以描述,为了担心孩儿的平安,经常泪满襟,以悲愁的语调告诉亲友:“我最怕的并不是自身的安危,而是担心无情的死神,夺走了我宝贝儿子的小生命!”
第三颂扬“生子忘忧”的恩惠:母亲生产时由于用力的缘故,五脏六腑像被撕裂一般,痛苦挣扎,混过去了好几回,为子女所流的血,就如宰羊,泉涌而出,经过这场大难不死的母亲,苏醒过来第一件事,就是垂询自己的爱子,知道爱儿确已平安无事,内心欢喜若狂,抱在怀里,脸上露出欣慰的笑容,一阵欢喜过后,难忍的痛楚又如排山倒海般的涌来,刚才全然为得子而忘了伤疼,现在又得忍受肉体上痛彻心肠的苦楚。
第四颂扬父母“咽苦吐甘”的恩惠:父母对子女的恩惠比海深,对子女的关怀与爱护不分昼夜,也不曾皱一下眉头,父母对子女的爱重情深,确是无法形容,只要子女能得温饱,自己挨饿受冻也心甘情愿,只要儿女欢喜快乐,父母就感到安慰。
第五颂扬慈母“迴干就湿”的恩德:慈母爱儿无微不至,夜晚孩儿尿床,弄湿被褥,赶快把孩子转到干燥的地方,自己睡在又湿又冷的地方丝毫没有怨言,只要孩儿睡得好,自己受冷受冻并不介意。母亲的双乳,是孩儿的圣殿,带给孩儿温暖与健康;母亲的两袖,更为孩儿遮挡了风寒,父母为照顾幼儿,吃没吃好,睡没睡好,想设法博取孩儿的欢心,只要儿女睡得安稳,快快长大,母亲也就心满意足了,别无所求。
第六颂扬“哺乳养育”的深恩:慈母的恩德如大地持载,滋生万物,严父的恩德如天之覆盖广被,滋润众生,父母爱子之心都一样,父母的深恩亦皆相同,只要你是父母的儿女,无论长得多丑,他们永远不会嫌你丑,更不会怒目相对,就是你手脚卷曲不灵,他们也不会厌恶你,相反地更加爱怜照顾你,就因为你是父母的心肝宝贝儿子,父母的真情何其感人,父母的恩情何其伟大啊!
第七颂扬“洗涤不净”的亲恩:母亲原是金枝玉叶之身,芙蓉花般的美貌,精神健旺而丰盛的,眉如柳丝一般的新绿,红润的脸色,显出了青春焕发的姿色,可是,曾几何时,为子女操劳过度,如花似玉的美貌变得苍老不堪,一双玉手,也为儿女洗涤过多的不净变得粗糙,伤痕斑斑,可怜又可敬的慈母心,为儿女无条件的牺牲了自己宝贵青春,换得来一脸的憔悴倦容!
第八颂扬“远行忆念”的深恩:亲人死别使人悲伤难忍、痛断肝肠,就是爱子远去他乡,也会使慈母哀伤不已;子女远离故乡,山川阻隔,父母早晚悬念,祈祷神佛保佑,早日平安回到身旁,有的儿女离家,一去数年无音讯,年老父母在家日夜盼望,以泪洗面,有如林中老猿失去了爱子,哀泣啼号,肝肠寸断,叫人为之心酸。
第九颂扬父母“体恤子女”的深恩:父母恩情深重,为人子女实难报答于万一,真是“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儿女受苦受劳时,慈母竟夜祈祷以身替代,希望为子女受苦受罪,母爱何其伟大!儿女出门在外,慈母心常相随,怜儿受寒受冻,怕儿受苦受累,倘若知道儿女受了一丝一毫的痛苦,慈母就夜不成眠,心酸不已!
第十颂扬父母“究竟怜子”的深恩:父母的慈爱犹如日月的光辉,日月永恒普照大地,亲心永远系念儿女,亲恩深重,亲心更是无时或止起居行止心常惦念,不论家居外出更是心随左右,即使百岁爹娘,亦常为八十岁的儿女付出爱心,要说父母的恩德慈爱有时尽,除非生死异路隔断了。
佛陀说完父母十大恩德,接着告诉阿难及众人:“我看芸芸众生,虽然有的先天禀赋不错,可是有些人心性无知蒙蔽,从来不想父母对我们有多大恩惠慈德,对父母不知恭敬孝顺,忤逆不孝,忘恩负义,真叫人痛心!你们都知道,母亲十月怀胎,腹中如有物,坐立都不得安稳,吃不下睡不着,如久病缠身无精打采,怀孕期满即将生产,还要受百般疼痛,血流遍地,死去活来,经过无数的折磨才产下孩儿,慈母又担心孩儿是否平安无事,听说孩儿安然产下,慈母这才安心。小孩生下来,慈母怀抱不离,喂儿哺乳,手酸脚麻也都心喜,还要辛苦的为儿洗涤不净的衣物,孩儿尿床了,母睡湿处,却让儿女睡干净的地方,没有丝毫怨言,三年怀抱中,儿女喝的是母乳母血,真把母亲都累瘦了!”
“从呱呱坠地的婴儿,以至童年、青年、少年,父母不知花了多少心血来教育子女明礼义、修德性,儿女长大成人,父母又辛苦地为子女准备嫁娶,筹集资金供儿女经营事业,使儿女能早日成家立业,父母对子女的爱护提携真是备极辛劳,但从不在儿女面前提到我能会两个字,更不期望儿女的报答,儿女一旦有病,父母更是忧心如焚,经常由于爱子心切而急出病来,只有等待子女恢复健康,母亲忧心成疾的病才会慢慢痊愈!”
“经历百般辛劳养育,但愿早日成长成人,有些儿女一旦长大,不知孝顺双亲、奉侍父母,父母教诲不加理会,或出言顶撞,甚至怒目相视如仇家,在族内欺凌长上,打骂同胞兄弟,不顾双亲礼义,真叫人痛心疾首。虽然曾上学读书,但不遵从师长的教诲与父母兄弟的劝戒,不仅不听且加拂逆,出入家门,不知禀告父母,言行举止傲慢无礼,所做所谓擅自主张,不把父母放在心上,即使父母伯叔偶然加以教训指导,但是由于长辈的怜悯儿孙年幼无知,也都轻轻放过,可是到了后来,性情愈变愈暴戾残忍,不但不听劝导,反而生出仇恨心理,最后离开亲戚好友,结交的都是坏人损友,日久成性,颠倒是非,为害自身,愚不可及!”
“一旦被恶人坏友所引诱,就舍弃了父母家庭,离乡背井,流落他乡,或者在外经商谋生,做各种事情,岁月蹉跎,年岁老大,有的就在外结婚成家,甚至老死也不回家,从没想到这个身体从何处来?”
“有些更加不幸,流浪异乡加上交上恶人损友,自己又不小心谨慎,于是被人用计陷害,或与人同流合污,胡作非为,终被牵连,横祸飞来,锒铛入狱,或判重刑,老死狱中,或遭病魔厄缠身,弄得贫病交迫,狼狈不堪,手人轻视,乏人照顾,病入膏肓,弃尸街头,形骸腐烂,日晒雨淋,白骨枯零,鬼魂流落他乡,从此与亲人家族永别,更是有负父母深恩!不孝子女,一死百了!殊不知严父慈母,自爱子离家之后,日思夜想,时刻忧心,望眼欲穿,望得心如焚,肝肠痛断,因为思子流泪过多,眼睛都哭瞎了,悲泣过度又得了气喘病;有的父母更由于怀念儿女,无心经营生意,以致家道日衰,乃至抱病含恨而终,即使身死为鬼魂,也念念不忘爱子,不忍割舍亲子之爱,真是人性至爱的流露。”
“有的子女不仅不勤于学业,且经常与不良朋友为伍,追逐异端邪说,做出败坏风俗的行为,十足一幅无赖汉的嘴脸,好勇斗狠,欺压善良,鸡鸣狗盗,酗酒赌博,为非作歹,作奸犯科于乡里,使同胞兄弟受牵连,更使父母悲痛心乱不知如何是好!清早出外游荡,直到深更半夜才回家,从来不向父母请安,嘘寒问暖,使父母感到空虚无比,没忍照料扶持,父母年岁渐高,形容憔悴,身体衰败,还要受到不肖子女的连累,受到外人的讥笑与凌辱,为人子女,于心何忍?”
“有的子女只有孤父或寡母,理应格外孝顺才是,但事实上却不然,把父母冷落一旁,任由他挨饿受冻,不闻不问,使得父母暗自悲伤饮泣,自怨自叹何其不幸!为人子女理应善尽奉养父母的责任,不孝儿女却不当一回事,使得父母含羞受辱,在人前抬不起头来,怕受人取笑。”
“常见有的儿子为了供养妻儿的生活,不辞辛劳,努力工作以博取妻子的欢心,却把父母冷落一旁,视同外人;妻小的话言听计从,百依百顺,父母的教诲却充耳不闻,或出口顶撞,全无敬上之心,真叫父母伤透了心。有的女儿在未出嫁之时,还懂得孝顺父母,一旦嫁人之后,却变得不孝敬起来,父母稍微说她几句,内心就生出怨恨嫌恶的心理,而受到丈夫的怒骂毒打,都甘心默默承受。对丈夫家的人情义颇为深厚,对家属子女也是极其爱重,但是对于骨肉至亲的父母,却日渐疏远,真叫父母痛心!还有些不孝的女儿,随着丈夫到外地居住,离开了故乡的爹娘,一点也不思慕父母,好像和父母断绝似的,一封家书也不寄,使得父母日夜盼望,牵肠挂肚,寝食不安,就如被倒悬般的难受,父母思念子女之情,永无休止。父母对于子女的深恩大德,真是浩瀚无际,永无止境,非笔墨所能形容!儿女若是不孝,其罪愆即使向神明忏悔,恐怕也难以洗脱掉的!”
佛陀说完父母的深重恩德,众善知识个个感到悲痛,哀伤不已,有的五体投地的向空跪拜,有的搥胸自责,由于过度悲伤全身毛孔都流出了鲜血,一时气闷昏死过去了。不久众人都更醒过来,齐声高呼着:“多痛苦啊!父母为了子女也太痛苦了!多叫人悲痛哀伤啊!不肖儿女也太使父母伤心啊!我们现在回想起来,已往真是大罪人,那时就如黑夜游神,东漂西荡,过得醉生梦死的日子,从来也没有想到自己的罪愆有多深,现在聆听佛陀的教示,如大梦初醒,深深后悔以往的过错,想到自己不孝不仁之至,真是肝肠俱碎、五脏如焚啊!愿请慈悲的世尊,怜悯我们的无知,给我们有个补救赎罪的机会,告诉大家用什么方法才能报答父母的深恩呢?”
佛陀便以八种妙法晓喻弟子:“你们既然知道父母恩德深重,现在我且为你们说明:假如有个人,左肩挑着父亲,右肩挑着母亲,绕着须弥山而行,担子将皮肉磨破,又穿透了骨髓,也不叫苦,鲜血流下来,淹没了足踝,如此经过百千万劫,仍然报答不了父母的深恩。
假使有人个,生在饥荒的年代,为了不使父母挨饿,割下身上所有的肉,切成肉屑,供父母充饥,虽然如此孝心,经百千万劫,还是难以报答父母的恩德。
倘若有个人,为了自己的父母亲,用利刃将自己的心挖出来,以致血流成河,仍不怕一切的痛苦,这样经历了百千万劫,还是不能报答父母的深恩。
要是有个人,为了父母亲,忍受千百支的刀戟利刃,同时刺在自己的身上,直插横穿经百千万劫,仍然无法报答父母的深恩。
假使有人,为了祈求父母的平安长寿,以自己的身体来点燃佛前灯,如此供养如来,经过百千万劫,还是不能报答父母的深恩。
如果有人,为了报答父母的辛劳,赴汤蹈火,断骨出髓,虽经无数万劫,仍然报答不了父母的深恩。
假使有个人,为了善尽子责,代替父母吞下火热的铁丸,全身被炙铁烫伤,焦烂不堪,如此经过了百千万劫,还是不能报答父母的深恩于万一。”
这时,大家聆听了佛陀开示的种种父母深恩,个个悲伤落泪,心如刀割般的难受,又想不出如何报答父母深恩的方法,真是羞愧不已,于是齐声向佛陀叩首问道:“世尊啊!现在我们深知自己是不幸的罪人,但是不知如何做才能报答父母的深恩呢?”
佛陀见大众皆有愧意,即欢喜的告诉大家:“如果想到报答父母的恩德,至少应该为父母做下列六件事:一、写这部经,二、读这部经,三、忏悔一切罪过,四、虔诚恭敬三宝,五、必须受持斋戒,六、多布施勤修善法,广植福本,这六件事都能办到,就是孝子,否则的话,就是地狱中的众生。”
佛陀接着又向阿难尊者等说道:“不孝父母的人,命终死后,必然要堕落道阿鼻大地狱去,这一地狱纵横有八万由旬,四周都是铁的城墙,周围设有罗网,使囚犯无法逃脱,地面都是铁板,有烈火燃烧着,到处雷光电火,又有铜流铁浆浇灌在罪人的身上,还有口吐烈火的铜狗铁蛇追噬着犯人,一个个被烧得肌肤焦烂,苦不堪言,空中更有数不尽的挂钩、枪铳,满地又是铁制度斧搥、长矛、刀山、剑树等种种的刑具,随时都会对准囚犯砍杀下来,地狱罪犯受此百般的苦楚,永无休止,也不知要经过多少的劫数呢?即使在这里受过了刑罚,又要打入其他的地狱去,头上戴着炽热的火盆,还要受铁车压身的折磨,铁车来回辗过,肠肚都碎裂了,骨头断折了,皮肉全烂掉了,一旦之间要忍受千生万死的痛苦,真是惨不忍睹,这些地狱的罪囚都是生前犯了忤逆不孝的重罪,才要受如此的折磨,百般的苦楚。”
这时,大家听完佛陀的开示,都深为惭愧悲伤流泪向佛陀乞问道:“我们大家如何故,才能报答父母的深恩呢?”
佛陀答道:“要想报答父母的恩德,最好的方法,莫过于编印此经,使此经广为流通,能捐印一册,就有见到一尊佛的功德,如果捐印十册。就能见到十尊佛,以此类推,印百册、千册、万册此类,就能见到百尊、千尊、万尊的佛陀。凡是捐印能书启发众生的人,诸佛必然常常垂护在他的身旁,并且,以佛力使其父母及本人得生天上,享受天人的乐趣,而不致堕落到地狱受苦。”
阿难尊者及众人,包括天龙八部与转轮圣王等谛听了佛陀的教化,悲不自禁,愧恨不已,全身的毛发都竖起来,大家同以愧疚的心情向佛陀真心忏悔,发誓道:“从现在起一直到无尽的未来,就是经过千万劫年,我们大家即使粉身碎骨成了尘埃,也一定坚守如来的神圣教诲,不敢稍有违背。我们宁愿被利钩拔出来舌头长达由旬,再由铁犁从上面耕辗过去,使得鲜血汇流成河,如此经过千百劫的时间,也矢志不违背佛陀的教诲;宁愿在千百利刃作成的刀轮中进出,受尖刀利刃的刺身刮骨,也不违背佛陀的教化,即使被铁网紧紧地裹住全身,痛苦难忍,虽经千百万劫,也不题违背如来的教诲;宁愿让刀舂等刑具把身体捣成肉酱,即使皮肉筋骨难以辨认,经过数千百劫,也永远不违背佛陀的教诲。”
而后,阿难尊者安详地从座位中起立,恭敬地向佛陀请示道:“世尊啊!此经应当如何称呼?以便我等遵守奉持呢?”
佛陀就告诉众人说:“这部经叫作《父母恩重难报经》,大家要好好地遵守奉行吧!”
这时,阿难及众弟子与天龙八部等,大家恭听了佛陀的开示,茅塞顿开心生欢喜,各人下定决心永生永世谨遵佛陀的教诲,以行孝、尽孝为职事。而后,众人向佛陀顶礼膜拜告退。
光明佛坛
已有50余万
转载请注明:http://www.youyuanedu.com/cyqy/1125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