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阳_重阳节_老人节

邵雍念旧苏门山重阳日再到共城百源故居

发布时间:2025/1/2 12:08:16   点击数:
邵雍以安乐先生、伊川翁等为自号,因避北方战乱,幼时邵雍随父由衡漳(今河南林县)随迁到共城(今河南辉县),竹居于苏门山。共城位于原辉县东五里处,苏门山位于共城(现辉县市北郊),是太行山一支余脉,也是一处山光灵秀之地。“苏门”原意指割草打柴的入口。魏晋时孙登曾隐居在此,号苏门先生。苏门山远景苏门山海拔余米,外表看是一个普通的小山包,山脚有一个湖,湖中有清泉,为百泉湖。正是“山不在高,有仙则名。”苏门山是历史上一个隐居和讲学圣地,晋代的高适、孙登、“竹林七贤”、贾岛、吴道子、苏东坡、周敦颐、程颢、程颐、元好问、耶律楚材、许衡、姚文献、唐寅、黄辉、魏允贞、乾隆皇帝及郑板桥等人均到此游览和讲学过,现留有碑刻多达余块。邵雍少时就在苏门山百源之上求学,宝元三年(年)邵雍30岁,母亲去世,邵雍守丧三年于苏门山百源之上,汲水烹饪以养父亲,善尽孝道。后来,邵雍又讲学于苏门山,授以性理之学。苏门山百源就是邵雍故居,邵雍也称百源先生,以邵雍为代表的北宋道教理学,也称百源学派。这是一首描写重阳节时回百源故居的五言古诗。诗中“男儿”指男子汉,大丈夫。《金瓶梅词话》第三六回类似有一句:“博得锦衣归故里,功名方信是男儿。”诗中“昼锦是男儿”相当于“博得锦衣归故里,功名方信是男儿。”的缩小版。重阳日再到共城百源故居邵雍(北宋)故国逢佳节,登临但可悲。山川一梦外,风月十年期。白发飘新鬓,黄花绕旧篱。乡人应笑我,昼锦是男儿。百源是邵雍的故地,这里留有他人生最美好的回忆,邵雍应该多次回过百源故居。重阳节叠双九,是中国一个传统的登高望远,敬老祭祖节日。邵雍在重阳节时再次回到故地行以礼俗。这时的邵雍已上年纪,正好相逢重阳节,也是有些伤感。邵雍五十来岁时,北宋王朝已是山河日下,国库空虚,北方战事相连,国内农民反抗,昼伏夜起。邵雍登上苏门山,不禁感叹岁月如梭。诗意:又是重阳时节,我登上苏门山顶,心底阵阵凄凉。眼前的山河似乎离我远去,风花雪月般的十年时光又不见了。耳际边上新添了不少白发,故居的旧篱栏满是黄花围绕。家乡人应该笑话我一无所得了,富贵还乡才算大丈夫(谦虚)。苏门山是一处文化圣地。金朝灭亡后,元军南攻宋朝,元初著名理学家姚枢后隐居苏门山,在百泉湖东畔重办太极书院,远道来学者甚众,一时名扬天下。作者:观无

转载请注明:http://www.youyuanedu.com/cyqy/14938.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