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重阳_重阳节_老人节 >> 基本简介 >> 今日冬至
今年的冬至时间为年12月21日18:44:07,农历丙申年十一月廿三星期三
冬至又名“一阳生”,是中国农历中一个重要的节气,也是中华民族的一个传统节日,冬至俗称“冬节”、“长至节”、“亚岁”等。
冬至作为一个传统节日,至今已有年以上的历史,曾有“冬至大如年”的说法。冬至又被称为“小年”,一是说明年关将近,余日不多;二是表示冬至的重要性。
阴极之至,阳气始生,日南至,日短之至,日影长之至,故曰“冬至”。古人认为自冬至起,白昼一天比一天长,阳气回升,天地阳气开始兴做渐强,代表下一个循环开始,是大吉之日。冬至日是一年中白天时间最短的一天。过了冬至以后,白天逐渐变长,夜间逐渐变短。
冬至日是“数九”的第一天。关于“数九”,民间流传着的歌谣是这样说的:“一九、二九不出手,三九、四九冰上走,五九、六九沿河看柳,七九河开,八九燕来,九九加一九耕牛遍地走。”
冬至历史源流
把冬至作为节日来过源于周代,盛于唐宋,并相沿至今。周历的正月为夏历的十一月,因此,周代的正月等于如今的十一月,所以拜岁和贺冬并没有分别。
汉代,以冬至为“冬节”,官府要举行祝贺仪式称为“贺冬”,官方例行放假,官场流行互贺的“拜冬”礼俗。
魏晋六朝时,冬至称为“亚岁”,民众要向父母长辈拜节;宋朝以后,冬至逐渐成为祭祀祖先和神灵的节庆活动。
唐、宋时期,冬至是祭天祀祖的日子,皇帝在这天要到郊外举行祭天大典,百姓在这一天要向父母尊长祭拜。
明、清两代,皇帝均有祭天大典,谓之“冬至郊天”。宫内有百官向皇帝呈递贺表的仪式,而且还要互相投刺祝贺,就像元旦一样。
祈福
《周礼春官·神仕》:“以冬日至,致天神人鬼。”目的在于祈求与消除国中的疫疾,减少荒年与人民的饥饿与死亡。
贺冬
《后汉书礼仪》:“冬至前后,君子安身静体,百官绝事。”还要挑选“能之士”,鼓瑟吹笙,奏“黄钟之律”,以示庆贺。所以这天朝廷上下要放假休息,亲朋各以美食相赠,相互拜访,欢乐地过一个“安身静体”的节日。
祭祀
冬至是祭天祀祖的日子,皇帝在这天要到郊外举行祭天大典,百姓在这一天要向父母尊长祭拜。明、清两代,皇帝均有祭天大典,谓之“冬至郊天”。宫内有百官向皇帝呈递贺表的仪式,而且还要互相投刺祝贺,就像元旦一样。
九九消寒
入九以后,有些文人、士大夫者流,搞所谓消寒活动,择一"九"日,相约九人饮酒("酒"与"九"谐音),席上用九碟九碗,成桌者用"花九件"席,以取九九消寒之意。
九九消寒图
民间还流行填九九消寒图以供消遣。九九消寒图通常是一幅双钩描红书法,上有繁的"庭前垂柳珍重待春风"九字,每字九划,共八十一划。
从冬至开始每天按照笔划顺序填充一个笔划,每过一九填充好一个字,直到九九之后春回大地,一幅九九消寒图才算大功告成。
还有采用图画版的九九消寒图,是在白纸上绘制九枝寒梅,每枝九朵,一枝对应一九,一朵对应一天,每天根据天气实况用特定的颜色填充一朵梅花。
冬至饮食
饺子
谚语云:“十月一,冬至到,家家户户吃水饺。”这种习俗,是因纪念“医圣”张仲景冬至舍药留下的。
相传医圣张仲景他告老还乡回到南阳时,正值大雪纷飞的冬天,他看见南阳乡亲有不少人的耳朵被冻烂了,心里非常难过,就叫其弟子在南阳关东搭起医棚,用羊肉、辣椒和一些驱寒药材放置锅里煮熟,捞出来剁碎,用面皮包成像耳朵的样子,再放下锅里煮熟,做成一种叫"驱寒矫耳汤"的药物施舍给百姓吃。服食后,乡亲们的耳朵都治好了。后来,每逢冬至人们便模仿做着吃,是故形成吃饺子这种习俗。
汤圆
汤圆是冬至的必备食品。这是一种用糯米粉制成的圆形甜品,“圆”意味着团圆、圆满,冬至吃的汤圆又叫“冬至团”。古人有诗云:“家家捣米做汤圆,知是明朝冬至天。”
南方地区民谚云:“冬节大如年”、“冬节没返没祖宗”。意思是外出的人,到冬至这一天无论如何要赶回家敬拜祖宗,否则就是没有祖家观念。海峡两岸的同胞,都很看重冬至,把冬至当作团圆节。
说说冬至宁德饮食
在蕉城,冬至这一天都会用糯米和粳米按一定比例混合磨成浆,石头压装有米浆的纱布袋,等到水分挤得差不多后,搓成一个个丸子,放入锅中,和鲜蘑菇芹菜虾仁干等煮,这就是老宁德的无馅汤圆,当然还有吃江南丸、甜汤圆。
在周宁,冬至各家各户做糯米、杀鸡、鸭设供答谢土地神,俗称做冬福。剩余的糯米做成饼状分送亲友。纯池、泗桥两乡镇则做汤圆。
在福安,过冬至主要是晚餐过后吃汤圆,汤圆在福安话里叫“车ǔ”。“汤圆”的“圆”意味着“团圆”“圆满”。
在霞浦,冬至日前夜,家人相聚搓汤圆,寓意“阖家团圆”;还用萝卜刨丝为馅,制成米饺,有甜有咸,当做节日早餐,并用以祭祖祭天,或赠送亲友。
在福鼎,早饭吃汤圆,馅料、做法与福安的大同小异。关于冬至吃汤圆,当地还有一说法:冬至当天吃一颗汤圆就代表长一岁。
在古田,汤圆又叫“米时籽”,古田传统冬至日所吃的“米时籽”,一般都是前一夜做好坯丸备用。冬至日晨起,只要把“米时籽”坯丸放到锅水中煮沸即熟,非常便捷。
在寿宁,冬至当天,“丸子”和生姜、板糖(姜、糖能祛寒开胃)加水一起煮成香、甜、粘、热的“甜丸子汤”。把它祭祖后,全家人分而食之。要把“丸子”粘在门框之上,以祀“门丞户尉”,保一家平安。
在柘荣,吃“油剪”,柘荣人会在冬至的前一天备好糯米粉团,冬至当天吃“油剪”,柘荣的油剪像饺子一样的包法,但里面的馅料确是汤圆的馅,多为芝麻、花生、沙塘。
在屏南,农村各户均有庆祝,买猪肉备糍粑吃上一顿,俗叫“重阳无糍姑且过,冬至无糍羞见人。”
冬至是农户酿家用米酒好时节,因为利用冬至节气的河水和气候,酿出的酒最香最甜最醇,还可以长期保存。当然,这个时间酿酒到了,农历新年刚好可以饮用。
白癜风诊疗康复补骨脂注射液价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