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重阳_重阳节_老人节 >> 老人节日 >> 习俗冬至
冬至十大习俗:不只吃饺子包汤圆
每年农历冬至这天,不论贫富,饺子是必不可少的节日饭。这种习俗,是因纪念"医圣"张仲景冬至舍药留下的。除了饺子,冬至还有其他习俗:吃馄饨面、吃狗肉、吃红豆糯米饭、吃冬至团、吃头脑、冬至暝搓丸、冬至祭祖、吃豆面团、吃羊肉。
1、吃饺子 提到冬至,不得不说吃饺子。每年农历冬至这天,不论贫富,饺子是必不可少的节日饭。谚云:“十月一,冬至到,家家户户吃水饺。”这种习俗,是因纪念“医圣”张仲景冬至舍药留下的。
2、吃馄饨面 过去老北京有“冬至馄饨夏至面”的说法。相传汉朝时,北方匈奴经常骚扰边疆,百姓不得安宁。当时匈奴部落中有浑氏和屯氏两个首领,十分凶残。百姓对其恨之入骨,于是用肉馅包成角儿,取“浑”与“屯”之音,呼作“馄饨”。恨以食之,并求平息战乱,能过上太平日子。因最初制成馄饨是在冬至这一天,在冬至这天家家户户都吃馄饨。
3、吃狗肉 冬至吃狗肉的习俗据说是从汉代开始的。相传,汉高祖刘邦在冬至这一天吃了樊哙煮的狗肉,觉得味道特别鲜美,赞不绝口。从此在民间形成了冬至吃狗肉的习俗。现在的人们很少吃狗肉了,在冬至这一天,选择吃羊肉以及各种滋补食品,以求来年有一个好兆头。
4、吃红豆糯米饭 在江南水乡,有冬至之夜全家欢聚一堂共吃赤豆糯米饭的习俗。相传,共工氏有不才子,作恶多端,死于冬至这一天,死后变成疫鬼,继续残害百姓。但是,这个疫鬼最怕赤豆,于是,人们就在冬至这一天煮吃赤豆饭,用以驱避疫鬼,防灾祛病。
5、吃冬至团 亦称“冬至丸”。汉族冬至节食品。流行于南方地区。每年冬至日(阳历12月2日前后)磨糯米粉,用糖、肉、菜、果、豇豆、萝卜丝等作馅,包成团,称作“冬至团”,并馈赠亲友。也有在早餐全家聚食的,取团圆的意思。
6、吃“头脑” 宁夏银川有个习俗,冬至这一天喝粉汤、吃羊肉粉汤饺子。银川老百姓冬至这一天给羊肉粉汤叫了个古怪的名字“头脑”。
7、“冬至暝”搓丸 冬至前一夜,在福建叫“冬至暝”。这天傍晚,家家厅堂上红烛通明,灯光如昼,寓意事业辉煌。桌上以红柑为“果岳”(即是把红柑堆叠成小山岳状,故名)。放了鞭炮,一家人就开始“搓丸”。“搓丸”毕,把“丸子”放在“大笠孤”之中,扣上盖子,摆在“灶公”灶前过夜。
8、冬至祭祖 冬至早,一家人带着汤圆、水果、香烛、纸钱等上山祭扫祖墓。因为冬至节是一年中最后的一个扫墓节,所以扫墓的人家反比清明和重阳两节的为多,寓慎终追远之意。
9、吃“豆面团” 云南各地对冬至节的重视程度不一,有的地方在冬至节各家都召聚亲友,届时,用糯米粉掺豆屑捏团,蘸糖而食,名曰“豆面团”。
10、吃羊肉 在四川,有冬至节吃羊肉等滋补食品“进补”的习惯,在晚上吃羊肉、喝羊肉汤来暖身驱寒,以求来年有一个好兆头。
古代怎么过冬至
回到周朝:冬至寻根游
周公在《周礼》中规定了"以冬至日,致天神人鬼"和"至五方帝及日月星辰于郊坛"的祭祀仪式。民间也有利用冬至日至郊外祭祀天的活动。过了冬至是新年伊始,添一岁咯!这一天,有些周朝官员不用上朝的,用现在的话说——法定假日。
原来周代以十一月为"正",冬至前一日为岁终。周历的正月为夏历的十一月,因此,在周代的正月等于我们现在的十一月,所以拜岁和贺冬在此时并没有分别。古老的二十四节气是大自然一年的轮回密码,冬至是最早制订出的节气,冬至过后,天气将进入一个最寒冷的阶段。周公在《周礼》中规定了"以冬至日,致天神人鬼"和"至五方帝及日月星辰于郊坛"的祭祀仪式。民间也有利用冬至日至郊外祭祀天的活动。
过了冬至是新年伊始--添岁!而且,有一些年月里,这一天官员不用上朝的,用现在的话说--法定假日。
那么把冬至当做大年过,是从何时开始的呢?
据《封禅书》载:"黄帝得宝鼎神策,是岁己酉,朔旦冬至,得天之纪,终而复始。"这就是说,黄帝时的己酉年元旦正是冬至,是"得天之纪",就以冬至为元旦,"终而复始"了。冬至为岁首,早在黄帝时就已开始了。
泰伯、仲雍是周朝周太王--古公禀父的儿子,他们奔吴到南方把周历也带到了苏州。苏州在先秦时也以冬至为岁首,在外的家人冬至节也要赶回来,分家的小辈们也要聚在一起吃冬至夜饭,喝冬酿酒,与过春节一样,可见苏州人"冬至大如年"的习俗一直保留至今。苏州人有句俗语:"有得吃,吃一夜,呒不吃,冻一夜。"就是有条件的富家要吃一整夜,没有条件的贫穷人家,只能干坐着冻一夜。直到现在,苏州人还保留着在冬至节的夜里家家要喝冬酿酒,小辈一定要到长辈家聚一聚的习俗。
因此,周朝的冬至习俗是当代年俗的"根",研究年俗也许要从研究古代冬至习俗开始。而当代的冬至节则是在汉武帝采用夏历后开真正形成的。
汉朝做客:家家户户吃馄饨
当时匈奴经常骚扰大汉边疆,在匈奴部落中有浑氏和屯氏两个首领,十分凶残。汉人用肉馅包成角儿,取浑与屯之音,呼作“馄饨”。制成这一天是冬至,此后家家户户吃馄饨。“多吃几个,才能早日打败匈奴。”
今天冬至,你回家了吗?吃馄饨了吗?
至于古代文人,过节总有些特立独行:或拉小子迎春,或一人伤怀,又或独游写诗。比如苏东坡就在冬至这一天,一人“冬至日独游吉祥寺”。
小至 (唐)杜甫
天时人事日相催,冬至阳生春又来。
刺绣五纹添弱线,吹葭六管动飞灰。
岸容待腊将舒柳,山意冲寒欲放梅。
云物不殊乡国异,教儿且覆掌中杯。
邯郸冬至夜思家(唐)白居易
邯郸驿里逢冬至,抱膝灯前影伴身。
想得家中夜深坐,还应说着远行人。
河北仁得动物药业有限公司
云南白癜风权威医院武汉权威的白癜风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