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阳_重阳节_老人节

明日冬至,这些快要失传的冬至习俗,你知道

发布时间:2017-4-21 12:15:44   点击数:

冬至是一年中最冷的时候,是我国第二十二个节气。

冬至算得上是中国二十四节气中最重视的节气之一了。

在我国许多地方都有过冬至节的传统,也就是说把冬至这天当成是一个传统节日来看待。

民间甚至还流传着一句俗语叫:冬至大过年。

明天就是冬至了,冬至到底有些什么习俗以及全国各省冬至到底吃些什么呢?

冬至有哪些习俗

一、北方吃饺子

对于有着“好吃不如饺子”习俗的北方人来说,普遍有冬至吃饺子的风俗。河南人在冬至这天,要吃“捏冻耳朵”(河南人对饺子的俗称),据说是吃了饺子后,可以让人们在寒冷的冬天里,不会被冻掉耳朵。

二、南方吃汤圆

古人有诗云:“家家捣米做汤圆,知是明朝冬至天。”冬至吃汤圆,是我国的传统习俗。汤圆也称汤团,冬至吃汤团又叫“冬至团”,汤圆可以用来祭祖,也可用于互赠亲朋好友。

三、冬至祭祖   

冬至早,一家人带着汤圆、水果、香烛、纸钱等上山祭扫祖墓。因为冬至节是一年中最后的一个扫墓节,所以扫墓的人家反比清明和重阳两节的为多,寓慎终追远之意。   

四、吃馄饨面   

相传汉朝时,北方匈奴经常骚扰边疆,百姓不得安宁。当时匈奴部落中有浑氏和屯氏两个首领,十分凶残。百姓对其恨之入骨,于是用肉馅包成角儿,取浑与屯之音,呼作馄饨。恨以食之,并求平息战乱,能过上太平日子。因最初制成馄饨是在冬至这一天,在冬至这天家家户户都吃馄饨。

大部分地区的人们都会在冬至节这天吃些进补的东西,以抵御接下来的数九寒天。北方更有“冬至饺子夏至面”的说法。但是南方人又不太一样了,大部分南方人都会在冬至这天吃元宵。那么到底中国人冬至吃什么呢?

江南

民间有“吃了汤圆大一岁”的说法。冬至吃汤圆,是我国的传统习俗,在江南尤为盛行。汤圆也称“汤团”,冬至吃汤团又叫“冬至团”。“冬至团”可以用来祭祖,也可用于互赠亲朋。

上海

旧时上海人最讲究吃汤团。他们在家宴上尝新酿的甜白酒、花糕和糯米粉圆,然后用肉块垒于盘中祭祖。   

浙江

冬至吃荞麦面,浙江等地每逢冬至这天,全家男女老少都要集齐,嫁出去的女儿也要赶回婆家。家家户户要做荞麦面吃。习俗认为,冬至吃了荞麦,可以清除肠胃中的猪毛、鸡毛。   

北京

北京,有句谚语叫“冬至馄饨夏至面”。对于有着“好吃不如饺子”习俗的北方人来说,也普遍有冬至吃饺子和馄饨的风俗。、

河南

吃“捏冻耳朵”是河南人冬至吃饺子的俗称,据说是吃后可让人们在寒冷的冬天里,不会被冻掉耳朵。   

厦门

排队买姜母鸭,厦门人对鸭可以说是情有独钟,一年四季都在吃鸭,盐鸭、酱鸭、烤鸭、四物炖鸭,冬至吃姜母鸭。一条街只要有一摊卖姜母鸭的店,就整街飘香。姜母鸭以红面番鸭为原料,用芝麻油将鸭肉炒香后,再加入老姜及米酒等炖煮而成,且具有疏肝润肺、养胃健脾、舒筋活血、祛寒化痰等功效,特别滋补。姜母鸭自家做的比较少,因此,冬至一到,就有很多人开始排队买姜母鸭。 

宁夏

冬至要吃“头脑”,在冬至这一天,银川有个习俗,这一天要喝粉汤、吃羊肉粉汤饺子。银川人还给羊肉粉汤叫了个特别的名字——“头脑”。羊肉粉汤由蘑菇和羊肉烹饪而成,佐以盐、姜、葱、蒜、辣椒、酱油等调料,汤滚开后放进切好的粉块、泡好的粉条,再加入韭黄、蒜苗、香菜,这样一锅五颜六色的羊肉粉汤就做好了,香气扑鼻,让人垂涎欲滴。

杭州

一天三顿吃年糕,杭州人冬至喜吃年糕。每逢冬至做三餐不同风味的年糕,早上吃的是芝麻粉拌白糖的年糕,中午是油墩儿菜、冬笋、肉丝炒年糕,晚餐是肉丝、笋丝汤年糕。冬至吃年糕,年年长高,图个吉利。

台湾

在我国台湾还保存着冬至用九层糕祭祖的传统,在冬至这天,人们用糯米粉捏成鸡、鸭、猪、牛、羊等象征吉祥如意福禄寿的动物,然后用蒸笼分层蒸成,用以祭祖,以示不忘老祖宗。   

中国地域辽阔造就了不同的饮食文化,至于节日吃什么,虽然各地不同,但很多时候都是表达一种对生活的美好愿望,这点则是相同的。其实吃什么也并不是那么重要,东西好吃,吃得健康才是真理!

那么,今年冬至你吃了什么呢?









































白癜风治疗
怎样治白癜风


转载请注明:http://www.youyuanedu.com/lrjr/5847.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