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阳_重阳节_老人节

震惊敦煌壁画中竟然藏着多幅重阳节场

发布时间:2017-7-18 10:46:46   点击数:

美不美家乡水、亲不亲故乡人。敦煌老乡俱乐部诚邀您点击上面蓝色字体“敦煌老乡俱乐部”,再点“置顶   重阳节,又称重九节、晒秋节。庆祝重阳节一般会包括出游赏秋、登高远眺、观赏菊花、遍插茱萸、吃重阳糕、饮菊花酒等活动,与除夕、清明节、中元节三节统称中国传统四大祭祖的节日。

  去年重阳节前夕,敦煌研究院披露了十余幅敦煌壁画中涉及古代“重阳”的传统民俗场景,内容包括古人在寺院进行重阳节俗活动,酒肆里欢聚玩乐、载歌载舞,吃重阳糕,出游、登高,野餐、野游,阖家团圆、敬老等,首次对外呈现了古人如何庆祝这一传统节日。

寺院小聚:莫高窟第61窟五台山全图

  跟咱现在庆祝国庆、中秋假期一样,吃喝玩乐也是古时重阳节的主题。在古代,人们喜欢去寺院进行重阳节活动,在风景名胜之地修建的寺院中,吹吹风、赏赏菊,可谓惬意之极。

把酒言欢、宴饮俗舞:莫高窟第98窟(五代)

  重阳节,九月初九,正当秋高气爽。秋日菊花盛开,古人又大多嗜酒,于是在重阳节斟一杯菊花酒也是古人的心头大爱。酒足饭饱之后,更要载歌载舞。

  从五代开始,重阳节就有吃重阳糕(也称“花糕”)的习俗,人们把重阳糕制成五颜六色,还要在糕面上洒上一些木犀花(故重阳糕又叫桂花糕),这样制成的重阳糕,香甜可口。

合家拜佛:莫高窟第窟(初唐)中国佛教史迹画之僧俗迎石佛入通玄寺

  好容易过个节,除了和朋友相聚,第一要义当然是陪伴家人,古人也一样,重阳节也是家庭团聚的好日子。

  有信仰的中国古人,家庭团聚时会选择集体顶礼膜拜。在莫高窟第窟南壁的佛教史迹画中,保留有一家老少四口前往江边瞻礼佛像的有趣画面,这其实也是一幅家庭出游图。画面中奶奶和孙子一起坐在水牛背上,奶奶和主妇手持花朵预备供佛,饶有趣味。

登高望远

  登顶登高是古人必须遵守的重阳节习俗。而古人登高,并不仅限于登山,寺庙、亭台水榭,都是常去之处。趁秋高气爽,占领一处高地,仰天长啸舒一舒胸臆。

登天梯:莫高窟第窟

  除此之外,古代人还有另一种登高方式——登天梯!

  比如莫高窟壁画中有牛头山图,是佛教自印度经于阗东传中国的缩影之一。莫高窟第窟牛头山圣迹图中就有登天梯的画面,天梯巧妙的穿过牛头,攀登天梯的人显的极为渺小,画师绘制通过大小对比,凸显出牛头庞大的体量感。牛头山据说就在今天新疆的和田绿洲西南部。

  古代风行着九九插茱萸的习俗,所以又叫做茱萸节。

  茱萸入药,可制酒养身祛病。茱萸香味浓,有驱虫祛湿、逐风邪的作用,并能消积食,治寒热。民间认为九月初九也是逢凶之日,多灾多难,所以在重阳节人们喜欢佩带茱萸,以辟邪求吉。茱萸因此还被人们称为“辟邪翁”。

孝敬老人:莫高窟第窟(北周)   《福田经变》之疫病治疗

  在古代,重阳节不仅仅吃吃喝喝、玩玩乐乐,也已经衍化出敬老的意涵。佛教具有重视慈善、护生的社会实践传统。早在南北朝时期,政府就已依托寺院系统开办安养院,扶住鳏寡孤独。从古至今,重阳节还是有敬老、祛病之意味,鼓励人们赡养老人、病人。

  在北周时期的莫高窟第窟的《福田经变》中就保留有鼓励人们赡养老人、病人的珍贵画面。

游子怀乡

  重阳节正值秋天,饮一杯菊花酒,看着空中明月,秋风寒凉,万物萧索,在外游子不经意便会思念起故乡。所以古时重阳节也是游子思乡的日子。

  敦煌,成为传承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桥梁。

看此文用·秒,转发只需1秒呦~

敦煌新老乡点下面

↓↓↓









































娌荤枟鐧界櫆椋庣殑鍔炴硶
鍖椾含鍝娌荤枟鐧界櫆椋庡畨鍏?


转载请注明:http://www.youyuanedu.com/lrjr/6710.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