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阳_重阳节_老人节

揭秘10月份朋友圈的十大谣言看到第一个

发布时间:2021-1-24 5:00:05   点击数:

跟着蒲姐辟谣去~

谣言不止,辟谣不歇

我们一起来看看十月的十大谣言有哪些

10

塑料袋装食材中毒

谣言类别:科学常识

欺骗指数:★危害指数:★

谣言内容

我们平时所用的塑料袋,很有可能也变成家庭中的健康杀手。直接用提菜回来的塑料袋包裹着蔬菜放进冰箱,将会导致‘慢性自杀’。因为五颜六色的彩色塑料袋属于再生塑料袋,使塑料袋变得鲜艳的着色剂暗含着一种名叫苯并芘的物质,国际癌症研究机构早已将苯并芘归在致癌物的第一组。在这塑料袋“艳丽”的外表下,藏着一颗毁灭你生命的“心”。增塑剂能够从塑料袋的表面析出,而我们将通过接触袋中的食材将其摄入到体内,对我们人体健康造成多种危害。

真相

只要符合相关的国家标准要求,在常温下或冷藏温度下使用食品包装材料,其安全性还是有保障的。而且从绿色、环保的角度考虑,我们提倡减少对塑料制品的使用是合理的,但从食品工业的发展及需求来说,塑料制品在提高食品的包装质量,延长食品的保质期方面的优势是其他包装材料所无法替代的。

点评

如果这个说法是真的,蒲姐表示已中毒无数次了,然而还不是好好的。另外跟大家分享一个经验:用保鲜膜比用塑料袋保存食物更卫生。

9

火腿肠+酸奶=致癌物

谣言类别:科学常识

欺骗指数:★★危害指数:★

谣言内容

三明治中的火腿、培根和酸奶一起食用,容易致癌!因为在加工肉制品中硝酸盐或亚硝酸盐,碰上酸奶时,会转变为一种致癌物质亚硝胺。所以在吃了加工肉制品前后1小时不宜饮用酸奶。

真相

亚硝胺是已知的强致癌物。但火腿酸奶同吃致癌一说,从营养学角度来讲并不成立。因为,酸奶中的蛋白质含量连3%都不到,胺含量更低,而瘦肉中蛋白质含量高达将近20%,胺类物质比酸奶中的要多多了。因此,腌制肉制品中已经具备了合成致癌物的两大原料,在腌制和储藏过程中就能合成微量亚硝胺致癌物。所以它不需要“酸奶中的胺”来帮忙。流行病学研究证实,腌制肉制品的摄入量越高,癌症的风险越高,这和是否喝酸奶没关系。

点评

不以剂量谈伤害的都是耍流氓。在合格的肉制品中,可能致癌物的含量微乎其微,日常食用的话不用太担心。

8

年11月1日全国启用新交规

谣言类别:失实报道

欺骗指数:★★危害指数:★★

谣言内容

近日,一条消息在朋友圈迅速传播,消息称“交通新规年11月1日全国实行。”里面罗列了9条内容:1、闯红灯,记6分、罚元。2、酒驾,记12分且5年内不得再考取驾照。3、不系安全带,记3分,罚元。4、副驾不系安全带,记1分,罚50元。5、行驶中拨打手机,记3分,罚元。6、行驶中抽烟,记1分,罚元。7、有意遮挡号牌,记12分,顶额处罚。8、超速驾驶,记6分。9、副驾驶有不满14周岁乘坐的,记6分,罚元。

真相

现行的交规,是此前发布的《机动车驾驶证申领和使用规定》公安部令第号,并没有所谓年11月1日全国实行新交规的事情。谣言中的处罚规定也与事实不符,请大家不要盲目听信网络传言,以讹传讹。

点评

旧谣一则,时间总在变,而内容基本没变。像这样的大姨妈式谣言,蒲姐真想给它颁个谣言界的最佳劳模奖。

7

闯红灯避抓拍有“绝招”

谣言类别:失实报道

欺骗指数:★★★危害指数:★★

谣言内容

近日,一条“老司机避抓拍免被罚绝招”的消息在

转载请注明:http://www.youyuanedu.com/xgcs/11068.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