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阳_重阳节_老人节

为弘扬和传承传统文化,四会市是这样子做的

发布时间:2021-11-26 15:24:32   点击数:
导语:

十八大以后,在意识形态领域,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底色越来越浓。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必须发挥文化引领风尚、教育人民、服务社会、推动发展的作用,并强调建设好优秀文化传承体系、弘扬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近年来,四会市通过广泛开展一系列文化活动,充分发掘本土传统文化,展现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绽放优秀文化光彩,增强群众的文化自信力和自豪感。

组织孩子参观展览馆体验四会古法造纸术流程

  中华文化源远流长,作为四大发明之一的造纸术更是我们四会市源远流长的传统文化。8月中旬,碧海湾义工协会组织亲子家庭前往邓村白龙村体验“古法造纸”工作流程和“抄纸”“松纸”“晒纸”工序的乐趣。

孩子们正在体验“古法造纸”工作流程的乐趣

禅行四会感受禅宗文化及玉器文化

9月3日,为弘扬传统“禅文化”和“玉文化”的内核,打造六祖文化品牌,擦亮“中国玉器之乡”的美名,四会市举办15公里徒步活动,使广大市民从不同的角度感受源远流长的禅宗文化和玉器文化,更深入地了解四会本土历史文化并引以为荣。

15公里徒步活动现场

举行贞仙诞巡游文化活动传承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10月9日,四会市在贞山风景区举行了被列入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贞仙诞千人大型巡游文化活动。活动现场安排了舞狮、舞龙、五谷丰登、八仙贺寿、八版飘色(赵子龙救阿斗、木兰从军、穆桂英挂帅、吕布与貂蝉、仙女散花、昭君出塞,嫦娥奔月、慈航普度)等民间巡游。整个贞观诞活动仪式共分“请仙上座”、“接仙出门”、“鸣炮迎仙”、“焚香拜祭”、“八仙贺诞”、“送仙回祠”等环节。其盛况吸引了广大四会市民以及来自邻近县市、珠三角及港澳、海外的信众前来观赏。

八仙贺诞

着力培养民歌传承人致力将本土文化融入民歌创作

  “四会民歌”早在南宋淳熙年间已盛行,至今已有至少有多年历史,四会民歌分为四会白话民歌和客家山歌,白话民歌抒情意客家山歌似古诗,于年被列入第六批省级非遗名录。

这些年来,四会市着力做好培养“四会民歌”传承人工作,致力将本土特色文化元素、积淀已久的历史文化、风俗习惯等融入民歌创作中,尽显四会人纯朴的农耕生产、生活气息和勤劳务实的精神风貌,展现四会民歌的独特魅力和活力。

《龙岭放歌凤山和》、《农谚歌》、《元龙调》、《玉翠桔红》、《明日带你回我家》等民歌在当地影响深远,传唱度高,深受群众的喜爱。其中,《龙岭放歌凤山和》荣获首届广东民歌民乐大赛银奖,《明日带你回我家》夺得由广东电视台主办的广东(国际)小曲王争霸赛金奖《农谚歌》获得由广东省文化厅主办的广东省第六届音乐舞蹈花会决赛金奖。

四会民歌《龙岭放歌凤山和》

举办龙舟赛传承端午文化

  6月6日,四会市在市区绥江碧海湾河段举办“广东四会‘碧海湾杯(第六届)’龙舟赛”,弘扬端午文化和岭南水乡文化,为广大市民群众了解端午习俗文化提供了一个“零距离”接触的平台。

赛前传统习俗“祭水文”仪式

比赛现场

开展系列中秋活动凸显传统文化味

在中秋节来临之际,四会市以“感受中秋节的传统文化内涵”为活动主旨,陆续开展“中秋文化习俗进社区”、“DIY制作灯笼和月饼”、“中秋诗词朗诵晚会”等一系列活动,营造浓厚的中秋文化氛围,让市民了解中秋民俗文化,从而自觉传承和弘扬中秋节传统。

家长和孩子们共同体验传统手工月饼的制作工序

打造“弘扬传统文化”主题志愿服务润泽群众心灵

  近年来,四会市打造以“润泽心灵,弘扬传统文化”为宗旨的志愿服务队——四会市创益社会工作服务中心,围绕“讲文明”、“授传统”、“学典范”和“做好人”等环节在多个社区开展“国学经典童子军亲子读书活动”、“传统‘仁’文化宣讲”、“重阳节习俗进社区”等一系列弘扬传统文化的活动,滋养市民的心灵。

在父母的陪伴下,孩子们认真地念诵国学经典

举办道德讲堂 传承传统文化

  自今年2月份起,四会市文明办与其他机关单位、企业陆续开展一系列道德讲堂,围绕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和个人品德,通过“自我反省、唱歌曲、学模范、诵经典、做承诺、送吉祥”六个环节,渗透优秀传统文化,传播中华传统道德理念,营造“知礼节、重礼仪、懂礼貌、明荣辱”的社会氛围,让干部群众感受源远流长的中华传统文化,汲取传统文化的精华,传承中华传统美德。

在第三期道德讲堂中,图书馆工作人员用传统快板表演方式唱出创文声音

第十四期道德讲堂弘扬传统文化,传承清廉家风

文明网说:

优秀传统文化凝聚着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的精神追求和历久弥新的精神财富,是国人的心灵慰藉,是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深厚基础,是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重要支撑。因此,无论在任何时候,我们都需要重视优秀传统文化在意识形态领域的重要作用,正视优秀传统文化的价值,发掘它们蕴涵的现代性力量,着力引导群众争做中华文化的笃信者、传承者、躬行者。

本期撰稿:汤文雯

公益广告

转载请注明:http://www.youyuanedu.com/xgcs/12511.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