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重阳_重阳节_老人节 >> 相关传说 >> 重阳节放假三天,你赞成吗
“桂霭桐阴坐举觞,长安涎口盼重阳。”又到九九重阳时,著名作家张一一建议:重阳节应和春节、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等中国传统节日一样一视同仁放假至少3天,在我国当下已进入老龄化社会之际更应该弘扬尊老敬老的优秀传统。
这一言论引发网络热议,有网友表示,“重阳节早就该成为国家法定假日,这不但是对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视,更是对节日文化的传承,让现在的年轻人明白重阳节的许多民俗活动比戴着鬼脸的西方万圣节更值得纪念。”
那么问题来了,你赞成张一一的建议吗?先来跟着雷雷了解一下江西各地重阳节的习俗吧!
江西重阳节风俗各不同南昌、萍乡、赣州、上饶等地,都流传着在重阳节这一天登山。
在上饶广丰一带,重阳节打麻糍等习俗,依旧传承下来,而且越加热闹。据广丰当地人士介绍,村民经济条件越来越好之后,农家喜于此重阳日酿造米酒、蒸“重阳糕”。
在江西多个居住客家人的村落里,重阳节前后或是重阳节当天还盛行放风筝,这是一些客籍地区的特有习俗。
在过去,南昌人每当中秋节,已经嫁出去的女儿,一定要回到娘家。这其中,除了是与家人团聚外,最主要的就是要送一双千层底鞋给父母。女儿们希望老人能够在重阳节外出登高,同时也是祈愿老人身体健康。
在宜春一带还有蒸撑酒习俗,撑酒是农家土法酿造的糯米酒。由于九酒不分,酒水又是阳水,古人认为用重阳节的水酿造的酒最好,因此把以重阳日造的酒称为“重阳酒”。
重阳节,又称重九节、晒秋节、“踏秋”,所以,“晒秋”也是一种典型的农俗,具有极强的地域特色。婺源篁岭晒秋还被文化部评为“最美中国符号”。
传承古老重阳节,弘扬敬老爱老精神
“重阳节的过法有很多种,但形式并不是最重要,社区的歌舞、儿女带老人出去旅游……重要的是我们透过这些不同形式,看到的是一种敬老、爱老、孝老的良好社会风气的形成。”有民俗专家认为,赋予了浓郁文化色彩的重阳节,更具有现实意义。
有德必有孝、有孝必有德。什么是孝?孝是一种感恩,是儿女对父母舔犊之情的真诚回报。《诗经》中就有“哀哀父母,生我劬劳”“哀哀父母,生我劳瘁”的感叹。孝是德之本,“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感恩是爱的延续,是爱的生命动力。中华民族是最讲孝道的,尽孝是世世代代炎黄子孙的必修课。作为儿女的我们,必须用心上好这一课。
重阳节养生我们天天讲如何注意孩子健康,今天我们来把目光转向老人,和孩子一起了解,如何让爷爷奶奶,姥爷姥姥更好地享受秋天。
1、当心秋燥
应对秋燥,应少吃辛味的葱、姜、蒜、椒等,多吃一些酸味的水果、蔬菜和食品,以养肝气。这个季节,喝粥可以减轻人的胃肠道负担,对消化也有帮助。
2、避风而卧
睡眠是养生的重头戏,入睡时一定要避风寒而卧。另外,秋季气候干燥、风力大,汗液蒸发快,容易使人出现口干、咽燥、便秘、皮肤干裂。在日常生活中,要注意保持室内的湿度。
3、适当进补
秋季是进补的时节,很多老人在此时“贴秋膘”。一定要根据自身具体情况进补,很多中药补品非常讲究体质的寒热,服用前一定要弄清楚。
4、起居有常
换季时节最重要的是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最好不要打破原有的、已经形成习惯的、稳定的生活常规。
老年人骨质较脆,是骨关节病高发人群。如果家有老人要去登高,一定要提醒他们尽量避免长时间剧烈运动,注意保护骨关节的健康。
5、心情开朗
秋季日照减少,气温渐降,花木凋零,在这样的环境里很容易因景触情,产生忧郁、烦躁、凄凉、垂暮之感。老年人情绪不畅,更会加速生理上的衰老速度,诱发多种疾病。子女们应多跟父母唠嗑,多交流。
猜你喜欢
1.第七届雷式杯报名入口
2.第22届华杯赛报名入口
3.小升初名校生源曝光
4.雷式杯——通向名校的捷径
5.小升初名校签约班(育华、雷式中学、心远、江科)
6.给你第一次的帐篷节国庆约吗?
目前+人已
转载请注明:http://www.youyuanedu.com/xgcs/1248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