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重阳_重阳节_老人节 >> 重阳起源 >> 连续4年为老人做鞋浦江这位妇女主任有双温
浙江新闻客户端
通讯员张渊洋记者高驰弘心灵手巧的陈艳君在做鞋子。10月16日的浦江檀溪,冷冷的秋雨淅沥沥还在下着。寺前村妇女主任陈艳君撑着伞匆忙地走在路上,口中念念有词,“要抓紧了。灯芯绒还差1米多,42码鞋底要换1双……”这些天,陈艳君越来越忙。“今年村里的工作忙,自己还要照顾一家小饭店,又想赶在入冬前做好棉鞋发给老人们。天冷了,好让他们穿啊。”她心里着急,张罗好布料鞋底等材料以后,又叫上了村里的几个好姐妹,还劳动婆婆大驾,每天起大早画鞋面、裁剪布料。陈艳君说,今年她要手工做好35双棉鞋,送给村里的耄耋老人做大寿。陈艳君准备的做鞋材料。这是她第4年给老人们做鞋子了。陈艳君告诉记者,目前算下来做了大概有两百来双。一边缝着鞋子,一边看着桌子上码得整整齐齐的鞋面,她心里特别欣喜:“鞋子虽然不值多少钱,但一想到老人们拿着鞋子高兴的样子,冬天穿着鞋子不会冷的脚,我这段日子起早贪黑也值得了!”这些年,陈艳君的心灵手巧,温暖了一批又一批高寿的老人,也用一针一线,把孝老爱亲的风尚一年又一年地传了下来。她说,要做到自己缝不动为止。如今,更多的人在她的影响下加入帮扶老人的活动中。今天是重阳节,在这个感恩敬老的节日里,檀溪镇全面开展了敬老爱老活动。有敬老聚餐,全体党员干部为老人们下厨烧菜,捧菜当起了店小二;有孩子们蹦蹦跳跳为老人们吟诵祝寿词;有上门为老人进行志愿服务;还有村里的剧团为老人们演出最喜爱的戏曲……陈艳君做好的鞋子。“这个女娃针线功夫好,还惦记着我们这些老的,你看,今年又做上了。”73岁的陈新顺说,三年来,他每年都收到陈艳君的棉鞋,“那鞋子厚实得很,店里的根本比不了,特别暖和……”今年的鞋子,陈艳君思索着再在脚踝出缝上加绒的松紧护踝,等到村里的祝寿会开了,35双棉鞋就可以给老人们一一送去了。天气渐凉,陈艳君希望老人穿着她做的鞋,能够暖和地迎接越来越深的秋天。
转载请注明:http://www.youyuanedu.com/cyqy/1500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