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重阳_重阳节_老人节 >> 重阳起源 >> 重阳时节,养生从吃开始
今天是九月初九,我国传统节日重阳节。重阳节,起源于战国时代,原是一个欢乐的日子。古人将天地万物归为阴阳两类,阴代表黑暗,阳则代表光明、活力。奇数为阳,偶数为阴。九是奇数,因此属阳,九月初九,日月逢九,二阳相重,故称“重阳”。
重阳节也被称为“老人节”,目的是启发后生尊老敬老,所以作为儿女,此时更要关爱父母的健康。老人养生最好从饮食下手,下面就介绍重阳节老人养生吃什么。
秋季老年人饮食应以平补为主,尽量多吃性平味甘的食物,如玉米、猪肉、百合等就是最佳饮食。燥为秋令,易伤津耗液,因此,老年人可适当进行润补,即养阴、生津、润肺,多吃一些酸味的水果、蔬菜和食品,以养肝气。
重阳节老人吃什么?
饮菊花酒、吃羊肉面、吃花糕是重阳节的三大饮食习俗,也是重阳“三宝”。
饮“菊花酒”:九九与“久久”谐音,与“酒”也同音,因此派生出九九要喝菊花酒的这一说法。
吃羊肉面:“羊”与“阳”谐音,应重阳之典。面要吃白面,“白”是“百”字去掉顶上的“一”,有一百减一为九十九的寓意,以应“九九”之典。此外,秋天是羊儿最肥的季节,羊肉性暖,可以御寒。
吃花糕:重阳节敬老,登高以避灾。“糕”与“高”同音,又有“步步高升”、“寿高九九”之含义,所以“重阳花糕”成了普受欢迎的节日食品。
多喝粥
历代医家和养生家对老人喝粥都十分推崇。清代养生家曹慈生说:“老年,有竟日食粥,不计顿,亦能体强健,享大寿。”这个季节,喝粥不但可以减轻老年人的胃肠道负担,对老年人的消化也有帮助,稀粥里可加一些养胃健脾、滋阴润燥之品,可起到养肺润燥的效果。
多喝汤
老人们多喝汤,能够强身健体、延年益寿。中医学认为:“人与天地相应”,意思是人体的生理机理应与四季气候的变化密切相应。汤,是人们所吃的各种食物中最富营养、最易消化的品种之一。
老年人多喝汤不但有助于营养的吸收,还能起到调理肠胃的作用。养成饭前喝汤水的习惯,还可以减少食道炎、胃炎等的发生。当然,饭前喝汤并不是说喝得越多越好。进汤时间以饭前20分钟左右为好,吃饭时也可缓慢少量进汤,但切忌“狂饮”。
多吃鱼
每周做三顿鱼菜或每天吃30克鱼肉,能够使中风风险降低50%。医学研究证明,经常吃鱼的日本人和爱斯基摩人与很少吃鱼的民族相比,患心血管疾病的比例要小得多。
对于老年人来说,海鱼蛋白质含量丰富,容易消化,又富含n-3脂肪酸,对降低血脂、预防心血管疾病有益。除含锌量高,海鱼所含的维生素A、维生素D、钙、锰、碘、硒等微量元素也比肉类丰富,对于老人的营养平衡有益。
(撰稿人:张辉)
北京白癜风公立医院中医治疗白癜风费用